毛澤東為“魯藝”成立一週年題詞
在81年前的今天,1939年5月10日(農曆1939年3月21日),毛澤東為“魯藝”成立一週年題詞。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合唱團成員1939年5月10號,毛澤東揮筆為“魯迅藝術學院”成立一週年題詞:“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魯迅藝術學院創辦於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培養文學藝術專業幹部的高等學府。1938年初,為紀念凇滬抗戰6週年,延安文藝界聯合公演了話劇《血祭上海》,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毛澤東稱讚戲演得好,並建議以這些文藝工作者為基礎,創立藝術學院。不久,由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揚七位同志發出了成立魯迅藝術學院的倡議。在他們聯合署名的《創立緣起》中說:“我們邊區對於抗戰教育的實施,積極進行,已建立了許多培養適合於抗戰需要的一般政治軍事幹部的學校,而專門關於藝術方面的學校尚付闕如,因此我們決定創立這所藝術學院,並且以已故的中國量大的文豪魯迅先生為名,這不僅是為了紀念我們這位偉大導師,並且表示我們要向著他所開闢的道路大踏步前進。”為了把學校辦好,還成立了校董事委員會,成員既包括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黨中央負責人,也包括蔡元培、宋慶齡、何香凝等社會名人和學者,其中還有魯迅的夫人許廣平。1938年4月10號,魯迅藝術學院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毛澤東親自題寫了校名。1940年,魯迅藝術學院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1943年併入延安大學,更名為“魯迅文藝學院”。在黨的歷史上統一簡稱為“魯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