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5月7日發生的大事件

中國著名數學家吳文俊去世

2017年5月7日(農曆2017年4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去世。著名數學家吳文俊2017年5月7日,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邵逸夫數學獎得主吳文俊先生在北京醫院去世,享年98歲。吳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浙江嘉興人,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交通大學,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吳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數學的諸多領域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吳文俊現在是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1997年獲自動推理領域最高獎HerbrandAward,2006年獲邵逸夫獎數學科學獎。編號第7683號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吳文俊星”。2017年5月7日7時21分,吳文俊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歲。吳文俊生平介紹吳文俊是我國最具國際影響的數學家之一,他對數學的核心領域拓撲學做出了重大貢獻、開創了數學機械化新領域,對數學與電腦科學研究影響深遠。吳文俊1919年出生於上海,1940年本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數學所工作、在陳省身先生指導下開始從事拓撲學研究,1947年赴法留學,師從埃里斯曼與嘉當,1949年畢業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隨後在法國國家科學中心任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後,吳文俊於1951年回國工作,先在北京大學數學系任教授,1952年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任研究員,直到1980年轉入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所,1998年轉入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他曾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1985-1987),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主任(1992-1994),全國政協委員、常委(1979-1998),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主席,1993年開始任中國科學院系統所名譽所長。從1946年到1951年,吳文俊主要從事施蒂費爾-惠特尼示性類的研究工作;從1953年到1957年,他主要從事龐特里亞金示性類的研究工作。其後,吳文俊轉向示嵌類的研究。由於他在拓撲學示性類及示嵌類方面的傑出工作,吳文俊獲1956年國家首屆自然科學一等獎,並於1957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8年吳文俊被邀請到國際數學家大會作分組報告(因故未能成行)。1976年,吳文俊在中國古算研究的基礎上,開拓了機械化數學的嶄新領域。1986年吳文俊被邀請到國際數學家大會作分組報告,1990年榮獲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1993年獲陳嘉庚數理科學獎,1994年獲首屆香港求是傑出科學家獎,1997年獲得國際自動推理最高獎厄布朗(Herbrand)自動推理傑出成就獎。年輕的吳文俊在討論班上吳文俊院士在做學術報告嚴濟慈、吳文俊、馬大猷、錢臨照、楊海波和少年班學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