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5月6日發生的大事件

美股“閃電崩盤”

2010年5月6日(農曆2010年3月23日),美股“閃電崩盤”。一樁2010年5月6日美國股市“閃電崩盤”的陳年舊案由此再次被媒體翻開,而這名交易員則成為爭議焦點。是誰,那一天讓紐約股市道瓊斯指數在5分鐘內暴跌600點,總市值蒸發近1萬億美元,而自己牟利近百萬美元?英國媒體23日刊登薩勞的照片,讓外界首次一睹這名“華爾街之狼”的真容。【創紀錄“崩盤”牟利近百萬】2010年5月6日,道瓊斯指數在20多分鐘內暴跌約1000點,其中最劇烈的600點下跌發生在5分鐘內,之後指數又大幅回升。這一交易日也創下美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單日盤中跌幅,堪稱華爾街歷史上波動最為劇烈的20分鐘。美國執法部門調查發現,事件的罪魁禍首是來自英國的薩勞。他當時在位於倫敦郊區的普通住宅內,利用家用電腦對美國股市的期貨交易系統下虛假合約單,製造恐慌並引發股市動盪。按照美方指控,薩勞利用一個計算機交易程式對美股股指期貨下鉅額賣單,但能瞬間實現撤單,以保證這些賣單不會成交,卻能對交易價格構成實時拋壓。這一做法的目的並非完成交易,而是影響價格和達到操縱市場的目的,因而構成欺詐。5月6日那一天,薩勞自上午開始就對交易系統下虛假賣單,市場出現下跌趨勢後,他繼續加大“拋售”力度,在中午12時33分左右達到最瘋狂階段,致使美股指數暴跌。薩勞隨後在暴跌的地點購進數支“便宜”期貨合約,待股指回升後拋售,當天盈利近90萬美元。美國司法部估計,在2010年至2014年期間,薩勞透過交易美股標普500指數期貨合約總共盈利4000萬美元。薩勞如今面臨美方司法部門提起的一項電信欺詐、10項大宗商品欺詐、10項大宗商品市場操縱行為以及一項欺騙行為指控。如果被裁定成立,這些指控合計將為薩勞帶來最高380年監禁。【“就愛賺錢不愛花錢”】因釀成美國股市如此規模“慘案”,一些人將肇事者稱為現實版的“華爾街之狼”。然而,英國媒體刨根問底後發現,現實生活中的薩勞和這個稱謂格格不入。薩勞現年36歲,畢業於布魯內爾大學,生活在倫敦西郊的普通社群豪恩斯洛,與父母住在一起,所住公寓正是他涉嫌製造美國股災的作案地。《每日郵報》援引一名鄰居的話報道,薩勞穿著有點“髒”,不太光鮮,也沒有自己的汽車。畢業後,薩勞從事期貨交易,很快顯出交易天賦。一名前同事說,交易對薩勞來說就像是“玩影片遊戲”,“他不在乎漲了還是跌了,他只在乎打敗那個交易系統”。一些前同事回憶,薩勞生活節儉。比如,他經常在上午10點以後才抵達工作地點,目的就是為了少交擁堵費;他經常穿運動裝上班,還會在午餐時間過去很久以後才去買飯,為的是買到打折午餐。“他每天都穿運動服,即使已經是一名百萬富翁,”和薩勞共事8個月的交易員亞當·懷廷說:“每個人都在說他那個不堪的房子,我的記憶中,他只愛賺錢,不愛花錢。”【“獵犬”還是“替罪羊”?】薩勞遭警方逮捕後,一些鄰居才得知他的事蹟,驚訝於他的低調和所積累的財富,因其彪悍的交易風格而將他稱作“豪恩斯洛獵犬”。不過,部分業內人士對美方有關薩勞製造“閃電崩盤”的指控持懷疑態度,認為他可能是美國當局找到的“替罪羊”。資深交易員倫科·倫特爾曼說:“一個人一手造成這一事件的說法顯得荒謬,說他對這一事件產生了影響更合適,因為有不少影響因素。”堪稱英國違規交易員“鼻祖”的前交易員尼克·利森認為,他不太相信美方的說法,更傾向於認為,薩勞的一些做法加速了美股下跌趨勢,成為暴跌的一個導火索。“我們正在談論的是一個年輕交易員,在他爸媽的房子裡交易,就造成了全球最大股市波動,打敗了現有的那幾家最大投資銀行?”利森說,“聽上去就不太真實,他會不會是替罪羊?(力量)如此微弱的一個個體,做了影響如此大的一件事,實在難以相信。”1995年2月,作為英國曆史最悠久的巴林銀行派駐新加坡的交易員,利森“未經授權”大量購買走勢看好的日本日經股票指數的期貨,但沒想到一場阪神大地震使日經指數不升反跌,導致巴林銀行虧損14億美元,一下陷入破產境地。當時整個巴林銀行的資本和儲備金只有8.6億美元。荷蘭國際集團最終以1英鎊價格收購巴林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