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邏輯學家、分析哲學維特根斯坦誕生
在131年前的今天,1889年4月26日(農曆1889年3月27日),奧地利哲學家、邏輯學家、分析哲學的代表人物維特根斯坦誕生。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於1889年4月26日出生於奧匈帝國的維也納,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歐洲鋼鐵工業巨頭,母親萊奧波迪內,是銀行家的女兒。路德維希有著四分之三的猶太血統,於納粹吞併奧地利後轉入英國籍。1903年在林茨的一所以技術著稱的中學學習,與阿道夫·希特勒同學,1908年,進入英國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攻讀航空工程空氣動力學學位。1911年夏天拜訪邏輯學家弗雷格,經他推薦,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問學於英國哲學家羅素門下,後成為羅素的學生兼好友。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入伍,在戰場上完成了標誌所謂哲學的語言學轉向的《邏輯哲學論》。1928年春在聽了數學家布勞維爾在維也納有關“數學、科學和語言”的一次講演後,維特根斯坦重新萌發了強烈的哲學探索的興趣。1929年,維特根斯坦重返劍橋,以《邏輯哲學論》作為論文透過了由羅素和G.E.摩爾主持評審的博士答辯後,留在三一學院教授哲學,並於1939年接替摩爾成為哲學教授。1947年,堅信“哲學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維特根斯坦從劍橋辭職,以專心思考、寫作。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維特根斯坦在好友比萬醫生家中與世長辭。去世後由弟子安斯康姆和里斯出版了被認為是引導了語言哲學新的走向的《哲學研究》(英文版、德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