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兵失

兵失原文

欲以敌国之民之所不安,正俗所..难敌国兵之所长,耗兵也。欲强多国之所寡,以应敌国之所多,速屈之兵也。备固,不能难敌之器用,陵兵也。器用不利,敌之备固,挫兵也。兵不..明者也。善阵,知背向,知地形,而兵数困,不明于国胜、兵胜者也。民..兵不能昌大功,不知会者也。兵夫民,不知过者也。兵用力多功少,不知时者也。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兵多悔,信疑者也。兵不能见福祸于未形,不知备者也。兵见善而怠,时至而疑,去非而弗能居,止道也。贪而廉,宠而敬,弱而强,柔而[ 刚] ,起道也。行止道者,天地弗能兴也。行起道者,天地..

兵失譯文

想利用敵國百姓所不能接受的東西,糾正該國的習俗..(勉強用自己的短處)去對付敵國軍隊的長處,只能是耗費兵力。想勉強用許多本國缺少的東西,去對付敵國所富有的東西,那隻會使本國軍隊很快失敗。即使防禦堅固,也抵擋不住敵軍使用利器,敵軍使用利器便使己方軍隊衰頹。用不鋒利的兵器去攻擊敵軍,一定不能攻破敵軍堅固的防禦,而只會使本國軍隊受挫。..將領善於佈陣,瞭解地勢的背向,也懂得利用地形,但用兵卻屢陷困境,這是因為不明白只有國家昌盛,用兵才能取勝的道理。..用兵不能立大功,是由於不懂得集中兵力作戰。用兵的人失去民心,是由於不能認識自己的錯誤。用兵的人使用很多兵力,而建的戰功卻很少,這是由於不會把握時機。用兵的人不能避免大災禍,是因為他的行動不合民心。用兵的人常常後悔,這是由於他輕信而多疑。用兵的人在勝利和災禍尚未出現之時不能預見,是由於不懂得要做好戰前準備。用兵的人見到有利條件就鬆懈,在有利時機到來時又遲疑不決,離開了不利境地仍然不能保持部隊穩定,那隻能走向滅亡了。雖有貪心但能保持廉潔,雖得寵但能保持恭謹,雖然弱小但能圖強,雖然性格軟弱但能表現剛強,這是走向興盛的途徑。走滅亡道路的人,天和地都不能讓他興盛。走興盛道路的人,天地..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