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司老宾客,春尽兴如何。
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闲倾一醆酒,醉听两声歌。
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
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
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
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
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留司老宾客,春尽兴如何。
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闲倾一醆酒,醉听两声歌。
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
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
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
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
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