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石竹詠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食後
下一篇詩文: 採藥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綠色的枝條生長得多麼茂盛,垂掛著美麗繁盛的紅色花朵。
常常擔心寒冷的露水會降臨,無法保全它那美好的生命。
我在嘆息石竹的同時也思考自身,此生難道真是我所衷情的那樣嗎?
在我尚未降生人世的時候,究竟是誰令我萌生的呢?
拋開這件事不再說它了,隨其自然的變化又何必驚恐呢?

註釋
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曄曄:美麗繁盛的樣子。
委化:自然的變化。
展開↧
簡析 補充糾錯
  石竹,又叫洛陽花,是一種夏季開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詩歌的前四句正面描寫石竹,贊其正當全盛,風姿優美,但又想到霜露的降臨,石竹免不了凋零。在一實一虛的對照中,寄寓了深深的憂患感。

  “嘆息”四句由石竹的遭遇聯想到人生,對生命、自我、人生進行追索思考,流露出彷徨和苦悶的情緒,不難看出詩人對隋末紛亂的社會現實的不滿,詩意又逼進一層。

  結句卻又一轉,以隨其自然變化作收束,足見詩人的曠懷高致。
展開↧
詩文作者
王績
王績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皋子,古絳州龍門縣(山西萬榮縣通化鎮,通化鎮1972年由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今宿州五柳風景區),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注有《老》、《莊》。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4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