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臨終詩

言多令事败。

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

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

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

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

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

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

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

长寝万事毕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下一篇詩文: 六言詩
詩文作者
孔融
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