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役不我牵,身心常自若。
晚出看田亩,闲行旁村落。
累累绕场稼,啧啧群飞雀。
年丰岂独人,禽鸟声亦乐。
田翁逢我喜,默起具樽杓。
敛手笑相延,社酒有残酌。
愧兹勤且敬,藜杖为淹泊。
言动任天真,未觉农人恶。
停杯问生事,夫种妻儿获。
筋力苦疲劳,衣食长单薄。
自惭禄仕者,曾不营农作。
饱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