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采詩官

采诗官,

采诗听歌导人言。

言者无罪闻者诫,

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灭秦兴至隋氏,

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

乐府艳词悦君意。

若求兴谕规刺言,

万句千章无一字。

不是章句无规刺,

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

谏鼓高悬作虚器。

一人负扆常端默,

百辟入门两自媚。

夕郎所贺皆德音,

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

君之门兮九重闭。

君耳唯闻堂上言,

君眼不见门前事。

贪吏害民无所忌,

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

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

欲开壅蔽达人情,

先向歌诗求讽刺。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78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