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恩制賜食於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缓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奉和聖制途次陝州應制
下一篇詩文: 送崔二長史日知赴潞州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東、壁二星掌管著天下的圖書和文章,麗正殿書院人才濟濟,翰墨生香。
誦讀《詩經》能瞭解國家大事,講習《易經》,可知道天道變數的本源。
我忝為宰相,負有調理政治的重任,承蒙皇帝賜宴,不覺喝得酩酊大醉。
心情激動,吟詠一支頌揚春和景明的樂曲;竭盡才智來依韻賦詩,以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註釋
麗正殿:唐代宮殿名。應制得林字:奉皇帝之命作詩,規定用林字韻。
東壁: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主管文章。《晉書·天文志上》:“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秘府也。”因以稱皇宮藏書之所。圖書府:國家藏書的地方。
西園:魏武帝建立西園,集文人於此賦詩。三國魏曹植《公宴詩》:“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園:一作“垣”。這裡的東壁與西園,皆代指麗正殿書院。
詩:即《詩經》。
易:即《易經》。
位竊和羹重:我忝為宰相,負有調理政治的重任。竊,謙詞,竊居。和羹,宰相的代稱。宋王禹偁《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恩叨醉禮深:承蒙皇帝賜宴,不覺喝得酩酊大醉。叨,承受。
緩:一作“載”。

參考資料:
1、蒙萬夫 等.千家詩鑑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373-375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這首詩是唐玄宗李隆基宴請儒臣於麗正殿書院時,宰相張說奉命所作。

參考資料:
1、蒙萬夫 等.千家詩鑑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373-375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意謂:麗正殿設了書院,成了文人學士聚會賦詩的地方。東、壁,傳說是主管天下文人的兩種星宿;西園則是三國時期曹植設定的招集文士的學苑。作者在此以一雙典故入詩,極寫修建書院之盛舉德順長明,甚合天地古今之道。這是一種鋪敘,同時隱含著讀書人的儒雅清高。

  “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意思是:誦讀《詩經》,能瞭解國家大事;講習《易經》,可知道天道變數的本源。“頷聯寫書院傳經釋易,縱橫捭闔,從國風雅頌到四象八卦,商討經邦治國之道,探問宇宙自然之理,與首聯的銜接極其自然。這裡作者明寫書院的重要作用,但也流露出讀書人對博學多識的自負,暗示自己的鴻儒之志今日得成的欣愉。

  “位竊和羹重,恩叨醉禮深。”意思是說:我忝為宰相,負有輔佐君主治理國家的重任;承蒙皇帝賜宴,不覺喝得酩酊大醉。詩至頸聯一轉,寫自己蒙主重用,深被澤露,甚感知遇之恩,自當竭情而歌,盡忠以報。出句表現了對身居顯職、重任在肩的自重與自矜,對句顯出了對被澤承露的自得與陶然。

  “載歌春興曲,情竭為知音。”大意是:心情激動,吟詠一支頌揚春和景明的樂曲;竭盡才智來依韻賦詩,以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這兩句集“載道”與“言志”於一體,渾然無間。

參考資料:
1、蒙萬夫 等.千家詩鑑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373-375
展開↧
詩文作者
張說
張說

張說(yuè)(667年-730年),字道濟,一字說之,河南洛陽人,唐朝政治家、文學家。

張說早年參加制科考試,策論為天下第一,歷任太子校書、左補闕、右史、內供奉、鳳閣舍人,參與編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誣陷魏元忠,被流放欽州。後來,張說返回朝中,任兵部員外郎,累遷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書侍郎,加弘文館學士。

張說拜相後,因不肯黨附太平公主,被貶為尚書左丞,後拜中書令,封燕國公。姚崇拜相後,張說被貶為相州刺史,又貶嶽州刺史,在蘇頲進言下,改任荊州長史。張說在擔任天兵軍大使時,持節安撫同羅、拔曳固等部,討平突厥叛將康待賓,被召拜為兵部尚書。後又討平康願子叛亂,建議裁撤鎮軍,整頓府兵,升任中書令,加集賢院學士,並倡議唐玄宗封禪泰山,進封右丞相。

張說脾氣暴躁,與同僚關係不睦,而且生性貪財,因此遭到彈劾,被免去中書令,後被迫致仕。不久,張說被起復,先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開元十八年(730年),張說病逝,時年六十四歲。追贈太師,諡號文貞。

張說前後三次為相,執掌文壇三十年,為開元前期一代文宗,與許國公蘇頲齊名,號稱“燕許大手筆”。

290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