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得微之到官後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

来书子细说通州,州在山根峡岸头。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何罪遣君居此地?天高无处问来由。

匼匝巅山万仞余,人家应似甑中居。

寅年篱下多逢虎,亥日沙头始卖鱼。

衣斑梅雨长须熨,米涩畬田不解锄。

努力安心过三考,已曾愁杀李尚书。

[李实尚书先贬此州,身殁于彼处。]

人稀地僻医巫少,夏旱秋霖瘴疟多。

老去一身须爱惜,别来四体得如何?

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

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

举目争能不惆怅,高车大马满长安。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將之饒州,江浦夜泊
下一篇詩文: 秋熱
詩文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78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