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
但斗为主人,一坐十余载。
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
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
主人安在哉,富贵去不回。
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
何如小园主,拄杖闲即来。
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
以此聊自足,不羡大池台。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
但斗为主人,一坐十余载。
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
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
主人安在哉,富贵去不回。
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
何如小园主,拄杖闲即来。
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
以此聊自足,不羡大池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