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临江望,水禽正喧繁。
凫雁与鸥鹭,游飏戏朝暾。
适有鬻鸡者,挈之来远村。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
足伤金距缩,头抢花冠翻。
经宿废饮啄,日高诣屠门。
迟回未死间,饥渴欲相吞。
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
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开笼解索时,鸡鸡听我言。
与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
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