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秦中吟十首·傷宅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夢仙
下一篇詩文: 和《雉媒》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哪一家蓋起了豪華的宅第?紅漆的大門開在大道旁邊。
高大的房屋梳齒般排列,高高的圍牆在外面曲折迴環。
六七處堂屋一座挨著一座,樑棟和屋簷相互聯接伸延。
造一座這樣的堂屋費錢上百萬,那鬱郁勃勃的氣象上凌雲煙。
幽深的內室冬暖夏涼,即使嚴寒酷暑也不能侵犯。
高大的堂屋寬敞亮爽,坐著、躺著,都可望到南山。
環繞走廊的是紫藤的藤架,臺階兩旁有紅芍藥的花欄。
攀下樹枝來採摘櫻桃,帶著花去移栽牡丹。
主人在這所華屋中安坐,一連十幾年都做著大官。
廚房裡有出不完的腐敗肉,庫房裡有用不盡而繩串朽壞的錢。
啊,哪一個能傳達我的意見?問一個問題,在你們一家人中間:
難道社會上沒有貧窮卑賤的人?怎麼能忍心不去救濟飢寒。
為什麼只圖供養自己,就想保得住富貴千年?
你可曾見到昔日馬家的住宅,如今已成為廢棄的奉誠園!

註釋
起:興建。甲第:古代皇帝賜給臣子的住宅有甲乙等級之分,甲第是賜給封侯者住的。
櫛(zhì)比:像木梳齒一樣排列,多而密。
溫且凊(qìng):冬天溫暖而夏天清涼。凊,涼。
虛且迥(jiǒng):空曠而且深遠,寬敞高爽之意。迥,遠。
貫朽錢:錢積得很多,長期不用,以致串錢的繩子黴爛,故稱貫朽錢。貫,串錢用的繩子。
將我語:傳達我的話。將,有傳達、轉告的意思。
奉誠園:原是唐代中興名將馬燧的園苑,在長安安邑坊內。

參考資料:

1、龔克昌 等.白居易詩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5-90

2、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74-182

3、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62-363

4、嚴傑 選編.白居易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54-61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唐憲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後創作於長安的一組諷喻詩。這組詩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寫成的。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三首。

參考資料:
1、龔克昌 等.白居易詩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5-90
展開↧
簡析 補充糾錯
  《傷宅》透過對權貴們的豪華宅第及豪奢生活的描繪,對豪門顯貴的奢侈之風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抨擊。唐代中葉,達官貴人奢侈成性,動輒大興土木,營造園第。這種行徑對百姓造成了災難。作者對此進行了諷刺,認為興建豪宅的錢最好用於救濟貧民,宅地與榮耀的不朽是不可能的。全詩語言樸實,描寫細膩,感情悲憤沉鬱,深刻反映出中唐時期整個統治階層享樂腐化,不思進取的社會現實。
展開↧
詩文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78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