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禁辍颇牧,熊轼赖龚黄。一时林莽千险,蜂午要驱攘。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野迥,低草见牛羊。旒纩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玉书下,褒懿绩,促曹装。帝宸天近,红旆东去带朝阳。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应记依刘客,曾此奉离觞。
鳌禁辍颇牧,熊轼赖龚黄。一时林莽千险,蜂午要驱攘。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野迥,低草见牛羊。旒纩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玉书下,褒懿绩,促曹装。帝宸天近,红旆东去带朝阳。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应记依刘客,曾此奉离觞。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1][2],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為唐代詩人張籍之七世孫;父張祁,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張孝祥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孝祥狀元及第,授承事郎,籤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為岳飛辯冤,為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並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秘書省正字。歷任秘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為建康留守。又為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僅三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