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東飛伯勞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贈逸民詩 六
下一篇詩文: 江南弄 採菱曲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伯勞東飛燕子西去,黃姑和織女時而相見。
住在對門那戶人家的女孩子,光彩照人十里八鄉都出名。
陽光穿過窗戶灑入室內,落在女子的帷帳上,屋內飄散著脂粉的芳香。
女子今年將要十五六歲,身材窈窕,容顏如玉,潔白美麗,無與倫比。
但三春已經過去,日暮時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兒雖然可愛,但尚沒有夫家,這般美麗又有誰愛憐呢?

註釋
伯勞:鳥的一種,屬雀形目,伯勞科。除西藏無記錄外,遍佈全國。
黃姑:牽牛星。
發豔:豔光照人。
閭(lǘ):鄉里。
牖(yǒu):窗戶。
明光:陽光
綺箔:帷幔。
三春: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參考資料:
1、《中國古典愛情詩歌選注 》 - 張崗選注 2011年 第117頁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蕭衍到39歲繼位,前後將近二十年時光,蕭衍都是漂泊四方,出入西邸,輾轉江南。從這首詩的風格和比興意境來看,如果說它確定為蕭衍所做的話,可以認為是他出任雍州之前的作品,不太像他在位48年間,身居深宮時期所作。

參考資料:

1、於英麗.蕭衍文學活動及其詩賦研究[D]. 福建師範大學 2003年第14頁,第33頁

2、李平. 蕭衍詩歌研究[D].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10年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首詩前兩句是比:“伯勞”,亦稱博勞,又名鵙,是一種健壯的益鳥。“黃姑”是河鼓的轉音,即牽牛星。以東來西去的鵙與燕,以隔河相對的牽牛與織女,比喻彼此常常相見卻不得相親相近的情景。

  接下來的四句,是作者以詩中男子的立場,即目即事所作的實景描寫:"對門居住的是誰家的女兒呀?那張笑臉和烏亮的頭髮照亮了整個兒閭里。那女兒容光煥發,無論她是站在南窗內還是北牖下,都想象似在那掛一個明亮的小太陽,且連那羅帳和細綾制的繡簾都溢散著脂粉的芳香。那姑娘年僅十五六歲,窈窕無雙,面如美玉,堪稱絕代佳人。“

  詩的最後兩句,是由此引起的興嘆:“哎,如此隔街相望下去,一旦那佳麗三春已暮,花從風落,豈不空留下一片可憐!那時她又將隨何人而去?”

  此詩以“實理實心”描寫了一位男子對一位少女的戀慕之情。肝膽剖露,不事浮飾。因而後來唱和者甚廣:上起蕭衍的兒子梁簡文帝蕭綱,下至唐代李暇,僅《樂府詩集》就以同名同題收列了十首之多。然而論起造詣,卻無後來居上之感,大多不及蕭衍這首樸實大方。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 》 - 呂晴飛 1990年.第690頁-第691頁
展開↧
詩文作者
蕭衍
蕭衍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蕭衍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南齊丹陽尹蕭順之之子。

南齊時,蕭衍歷任東閣祭酒、黃門侍郎、雍州刺史等職,兩次參與抵禦北魏,頗受齊明帝寵待。永元二年(500年),蕭衍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並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稱帝。次年,攻陷建康。中興二年(502年),蕭衍接受蕭寶融的“禪位”,建立南朝梁。

蕭衍統治初期,尚能留心政務,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他為了使各州郡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採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兼以討伐的方針。但對門閥世族,蕭衍一改前例,儘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並對儘量授予宗室諸王實權。

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他在位晚期,隨著功成業就、年事增高,開始怠於政事,又沉溺佛教。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蕭衍被囚死於建康臺城,年八十六。諡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修陵。

蕭衍博通文史,曾欽令編《通史》六百卷,並親自撰寫贊序。他才思敏捷,文筆華麗,所作的千賦百詩,其中不乏名作。

106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