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
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
攀槛登楼近,停桡待客迟。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
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
应想秦人会,休怀越相祠。当期穆天子,箫鼓宴瑶池。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