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蒙蒙。
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
回潭清云影,弥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殊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
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蒙蒙。
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
回潭清云影,弥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殊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
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常建,籍貫邢州(根據墓碑記載),後遊歷長安(現在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字號不詳。開元十五年(727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長期過著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天寶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現存文學作品不多,其中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詩較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