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舊在杭時為冷起敬賦泉石歌亂後失之今起敬為

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上有流泉发苍石。

冷卿以之调七弦,龙出太阴风动天。

初闻涓涓响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语。

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

永怀帝子来潇湘,瑶环琼佩千鸣珰。

女夷鼓歌交甫舞,月上九疑啼凤凰。

还思娲皇补穹碧,排抉银河通积石。

咸池泻浪入重溟,玉井冰澌相戛击。

三门既凿龙池高,三十六麟腾夜涛。

丰隆咆哮震威怒,鲸鱼犍尾惊蒲牢。

倏然神怪归寂寞,殷殷余音在寥廓。

鲛人渊客起相顾,江白山青烟漠漠。

伯牙骨朽今几年,叔夜《广陵》无续弦。

绝伦之艺不常有,得心应手非人传。

忆昔识子时,西州正繁华。

筝笛沸晨暮,兜离僸争矜夸。

子独倘佯泉石里,长日松阴净书几。

取琴为我弹一曲,似掬沧浪洗尘耳。

否往泰来逢圣明,有虞制作超茎英。

和声协律子能事,罔俾夔挚专其名。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悼廢圃殘菊
下一篇詩文: 雪鶴篇贈詹同文
詩文作者
劉基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

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誠意伯,歲祿240石。四年,賜歸。劉基居鄉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入京謝罪,留京不敢歸,以憂憤疾作,胡惟庸曾派醫生探視。八年,遣使護歸,居一月而卒。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60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