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

暮春时雨余,原野皆秀色。

流云暧芳甸,惠风畅轻翼。

公馆倦低垂,崇冈缅登陟。

山川纠纷错,疆畎互纡直。

凄凉神禹穴,逼昚句践国。

玉简惣玄缄,铜牛启雄德。

霸气浩江河,王风散荆棘。

感今情轸郁,怀古心怆恻。

东溟尚波涛,中原未耕织。

无能事萧曹,妄意追契稷。

蹇产魂屡迁,逶迟足犹侧。

良辰复几何,白日忽中昃。

周流睨圆方,俯仰观动植。

有水必趋东,无星不拱北。

宗社固神灵,至尊实恭默。

殷土伐鬼方,尚期三年克。

苗顽负险阻,终竟膺窜殛。

天戈向无前,况乃诛鬼蜮。

窃闻海滨民,决眦疾狂慝。

荷殳思一奋,所惧官未识。

朝廷鉴往辙,中自诛贪愎。

主将敦书诗,志士愿尽力。

诸公总英俊,矫矫百夫特。

愚生谅疏拙,千虑冀一得。

农人奉壶浆,迟尔殄蟊贼。

采薇戒怀归,伐檀惭素食。

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浩歌《梁甫吟》,忧来凭胸臆。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靜夜思
下一篇詩文: 少年行
詩文作者
劉基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

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誠意伯,歲祿240石。四年,賜歸。劉基居鄉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入京謝罪,留京不敢歸,以憂憤疾作,胡惟庸曾派醫生探視。八年,遣使護歸,居一月而卒。劉基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60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