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尝快。
独无忧。
但当饮醇酒。
炙肥牛。
长兄为二千石。
中兄被貂裘。
小弟虽无官爵。
鞍马{马反}{马反}。
往来王侯长者游。
但当在王侯殿上。
快独摴蒲六博。
对坐弹棋。
男儿居世。
各当努力。
{?戚}迫日暮。
殊不久留。
少小相触抵。
寒苦常相随。
忿恚安足诤。
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约身奉事君。
礼节不可亏。
上惭沧浪之天。
下顾黄中小儿。
奈何复老心皇皇。
独悲谁能知。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於洛陽,時年四十歲。諡號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葬於首陽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