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巫山之高高不极。
寒江西来曳练长,群峰森罗十二戟。
清狖悲号裂翠崖,老蛟怒门摧丹壁。
轻生重利三马客,一叶直冲高浪白。
船头吟啸坐自如,仰视长天不盈尺。
丛祠象设俨山椒,巫祝纷纷非一朝。
云是高唐神女之所处,至今暮雨常萧萧。
我闻神理明且直,兴亡唯观恶与德。
安肯来从楚国君,凭依梦寐为淫昏。
襄王之心自荒惑,引领日望阳台云。
独不思怀王西行不复返,甲光照地屯秦国。
蚕食黔中下荆门,陵园宗庙皆烧焚。
社稷飘零不复存,嗟嗟若敖蚡冒将,
筚路蓝缕皆辛勤。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司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