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柳家女。
莫言出田墅。
丰容好姿颜。
便僻工言语。
腰肢既软弱。
衣服亦华楚。
红轮映早寒。
画扇迎初暑。
锦履并花纹。
绣带同心苣。
罗繻金薄厕。
云鬓花钗举。
我情已郁纡。
何用表崎岖。
托意眉间黛。
申心口上朱。
莫争三春价。
坐丧千金躯。
盈尺青铜镜。
径寸合浦珠。
无因达往意。
欲寄双飞凫。
裾开见玉趾。
衫薄映凝肤。
羞言赵飞燕。
笑杀秦罗敷。
白顾虽悴薄。
冠盖耀城隅。
高门列驺驾。
广路从骊驹。
何惭鹿卢剑。
讵减府中趋。
还家问乡里。
讵堪持作夫。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齊、梁朝時期)文學家、史學家。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
沈約是齊、梁文壇的領袖,學問淵博,精通音律,與周顒等創四聲八病之說,要求以平、上、去、入四聲相互調節的方法應用於詩文,避免八病,這為當時韻文的創作開闢了新境界。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著作有《宋書》、《沈隱侯集》輯本二卷。又曾著《四聲譜》、《齊紀》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