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紫藤樹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感興其五
下一篇詩文: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紫藤纏掛在大樹上,花蔓在春天裡多麼美麗。
小鳥在密葉裡歡唱,美人留戀它的香氣。

註釋
紫藤:又名“藤蘿”、“牛藤”,豆科大型落葉藤本植物。枝粗葉茂,其攀援莖勢若盤龍,可伸展數十丈之高,為著名牽藤作棚花卉之一。
掛雲木:掛在雲端的樹上,極言紫藤攀援得高。雲木:高聳入雲的大樹。
宜:適合。
陽春:溫暖的春天。《管子·地數》:“陽春農事方作,令民毋得築垣牆,毋得繕冢墓。”
“密葉”句:意為鳥兒在密葉中歌唱。歌鳥:啼叫的鳥。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3-924

2、葛世奇,楊春鼎編著.歷代詠花詩詞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400-401

3、向新陽 孫家富.古代百花詩選注: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137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此詩為李白謫夜郎(今貴州桐梓)假道藤州途中之所作。

參考資料:
1、讀李白《紫藤樹》.文學藝術 期刊:紫藤樹 第1期,2010.12.24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是一首吟詠藤州景物的詩。詠物詩重在借物抒情,這首詩主要是透過吟詠紫藤樹抒發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雕不典,意境清新。宋沈括《夢溪筆讀》說:“黃鈽,即今之朱藤也,葉如槐,其花穗懸,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謂之紫藤花者也,實如皂類。”《辭海》:紫藤亦稱朱藤,豆科,高大木質藤本,春季開花……由此可見紫藤樹是高大木質藤本類植物。

  紫藤春季開花,花大有香,呈紫色或深紫色,花冠蝶形,花序長垂。盛開之時,密花集聚,搖曳生姿。遠處仰望,似若群蝶列飛。經詩人藝術想象,反映在古代詩詞中的紫藤,有如晨霞映水,或似綵鳳飛林,其姿色氣象,更是絢麗迷人。此詩生動地刻畫出了紫藤優美的姿態和迷人的風采。暮春時節,正是紫藤吐豔之時,但見一串串碩大的花穗垂掛枝頭,紫中帶藍,燦若雲霞。而灰褐色的枝蔓如龍蛇般蜿蜒。

  “紫藤掛雲木”,開門見山,指出紫藤攀附雲木而生。可見,詩人以高大的喬木搭配柔韌的紫藤,給予讀者全新的閱讀感受,感受“紫藤掛雲木”的牢固、穩妥之感。既點染出紫藤樹的高大形象,也借用“雲”字修飾樹,使樹高度形象化。“掛”十分形象地表明紫藤從空而垂的神態。

  “花蔓宜陽春”,意為在這樣溫暖的春天裡,紫藤樹的花蔓切合時宜,點綴出爛漫的春景。“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陽春裡的花蔓是美豔動人的,而陽春裡的紫藤葉也絢麗奇美,故云“宜陽春”、“密葉隱歌鳥”。此句運用白描手法說明紫藤花蔓適合在春天的氣候開放生長,筆觸由樹到花蔓,使紫藤樹的形象更清晰。

  “密葉隱歌鳥”,描繪出一幅聽見鳥兒動聽的鳴囀、卻見不到鳥兒身影的景緻,明寫葉況和密葉深處的啼鳥,以讚美紫藤樹葉的稠密。實則寫詩人的感覺,突出紫藤樹林的幽靜,妙趣橫生。

  “香風留美人”,為全詩最精彩之筆。在前三句介紹了“樹、花、葉”的基礎上,筆鋒一轉寫風,突出大自然的靜美。詩句中描繪出一幅紫藤花的芳香以無形的美和魅力吸引美人駐足的景緻,實則以風寫自己的感受,用風香贊古藤州大自然之美及紫藤花之香。詩人運用超脫的想象力,以“留美人”作詮釋,使風香具體化。“留”,生動地展現了美人迷戀花香並沉醉於其中的情景。

  全詩樸質自然,不雕不典,詩人綜合運用了白描、倒裝、想象、對偶等手法,集紫藤、花蔓、密葉、香風、美人等等事物於二十字之中,天然去雕飾,意境新奇,形象地突出了紫藤樹之美,歌頌了祖國自然風光,且都予以生動的描繪,足見詩人高度的概括力和藝術表現力。

參考資料:

1、葛世奇,楊春鼎編著.歷代詠花詩詞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400-401

2、讀李白《紫藤樹》.文學藝術 期刊:紫藤樹 第1期,2010.12.24

展開↧
詩文作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1051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