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詞上片極寫高瞻遠矚,境界調大,卻容不下滿懷愁緒;下片轉出所懷之人近在溪橋,卻可望而不可即。全詞將詞人內心對友人的懷念之情表達地淋漓盡致。從結構上說,這種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迷離撲朔的構思,不但確切地體現了恍惚的相思心理,實在又是藝術上的別出心裁。
此詞透過描寫登高望遠的境界,抒寫了詞人執著追求的情懷和綿綿無盡的愁思。全詞韻致高遠,別具一格。
起筆寫登高望遠。“城上層樓”。極寫登臨之高;“天邊路”。極寫眺望之遠。將縱目所及的高天闊地全部納入詞境。“殘照”二句,承“天邊”而來。地平線上,夕陽西下。芳草綠樹的平原業已沉入落照的餘暉裡。殘照將詞境染上了一層哀感的色調。
“春暮”,更是寶貴時光逝去而一切美好願望落空的象徵。所以這平蕪殘照的境象,已強烈地暗示了詞人的哀傷。寫景蓄勢既足,抒情便深厚有力。“傷遠更惜春暮”,點出作意。“遠”,既可指空間距離之遙,也可指時間隔別之久。久別不得團聚,而大好春光更已遲暮。傷心人悲苦縈懷,不可解脫,直至斜日西沉,還佇立在高高的城樓之上。“暝色人高樓,有人樓上愁”。此情將隨夜色漸濃而愈深重,自在不言之中。
過片緊緊銜接,進一層點明所傷之事。夢與雲,常用以象徵男女愛情,這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傳統。往日的歡愛,如幻、如電,如前塵、昨夢,早已日復一日地遠逝了;舊日的情人,如天空的彩雲,隨風飄蕩,不知東西。這一句,透露出有個愛情斷絕的不幸故事,也暗示了它當初的美好。回顧上片所言“傷遠”,就可以知道所悲傷的並非尋常的離別,而是愛情的斷絕。
“無計”一句,寫自己儘管一往情深,無法忘懷,卻不可能向舊日情人傳訴相思了。詞境至此,似乎山窮水盡,然而結筆二句卻平地捲起一場波瀾。
“相望恨不相遇”,原來歸雲未去天邊,情人就在不遠。再反觀上片所言“傷遠”,也就可以明白:遠,並不是指分手後空間距離上的遙遠,而是指時間距離上的久遠。而且“咫尺天涯”之感也可加深“一日三秋”之恨。
結句“倚橋臨水誰家住。”原來她家就近在那溪橋邊的岸上。可以相望,卻不可以相會。無法重尋舊好的隱痛深哀與始終不能忘情的悠悠希冀,皆見於言外。詞題“溪橋寄意”,意即在此。
這首詞的結構藝術可以說是別開生面。全詞的意脈相通,一般多著意安排歇拍和過變;此詞卻施於兩片的結句,讓“有人”和“誰家”遙遙聯絡起來。意境創造也不同凡響。開頭寫登高望遠,給讀者造成一一種人已遠離的錯覺,結尾才點出其人尚近在眼前。這樣寫並不只是由於藝術上的追求,更重要的還是為了表現的需要。登高望遠的境界,最能表現人物執著追求的心靈和綿綿無盡的愁恨。意境的高遠,又往往產生韻致高遠的效果。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唐圭璋,繆鉞,葉嘉瑩,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等撰寫.唐宋詞鑑賞辭典 唐、五代、北宋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01:第427-4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