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西极马,来自渥洼池。飒飁定山桂,低徊风雨枝。
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官联辞冗长,行路洗欹危。脱剑主人赠,去帆春色随。
阴沉铁凤阙,教练羽林儿。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
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黠吏因封己,公才或守雌。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
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入幕诸彦集,渴贤高选宜。
骞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
会看之子贵,叹及老夫衰。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
暗尘生古镜,拂匣照西施。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