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賀新郎·兵後寓吳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滿江紅·秋本無愁
下一篇詩文: 念奴嬌·稼翁居士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深深的閨閣繡簾垂地。還記得家人在燈燭邊的綿綿話語,會心之處,嫣然一笑,酒渦迷人。萬疊的山間城頭傳來哀怨的號角聲,風把霜花吹到了我的袖口。只有影子與我為伴,我東西來回奔走。望著遠處,我不知家鄉在什麼地方,羨慕寒鴉可以在黃昏之後,回到楊柳樹上它們的巢穴。
只有山還是和原來一樣,嘆息亡國之後時事的變化如此之大。明天將帶上枯乾的荷葉包著的冷飯,越過前面那座小山,設法謀生,以便餬口。趁還沒有出發,我再喝一口酒。幸喜那唯一的謀生工具毛筆還在,詢問鄰近的老翁需不需要抄寫《牛經》,老翁只是搖手而已。

註釋
賀新郎:詞牌名。雙調一百十六字。上下闋各十句。六仄韻。
兵後寓吳:指元軍攻陷臨安(1276)後,作者離開家鄉,流寓在蘇州一帶。
簾垂繡:即繡簾垂。
渦:酒渦。
萬疊:指樂曲反覆不停地吹奏。
影廝伴:只有影兒相伴。
浮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小阜:小土山。
枵(xiāo)囊:空口袋(指沒有錢)。
毛錐:毛筆。
牛經:關於牛的知識的書。《三國志》注引《相印書》,說漢朝有《牛經》。

參考資料:

1、(清)上疆村民編著.《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薈萃宋詞三百首》:江蘇美術出版社,2015.06 :第188頁

2、(宋)蘇軾著.《豪放詞》 :萬卷出版公司,2014.08:第244頁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賀新郎·兵後寓吳》作於恭帝德祐二年(1276)三月元軍佔領臨安後,帝昺祥興二年(1279)二月南宋最終滅亡前這三年間的某個秋天,蔣捷不肯降附元人,為了逃脫網羅與迫害,拋下妻兒老小,獨自奔走他鄉。作這首詞的時候蔣捷正在平江府一帶流浪。

參考資料:
1、鍾振振著.《唐宋詞舉要》 :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6 :第303頁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深閣簾垂繡。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閨閣深院,垂地繡簾,柔和燈光,輕言細語。會心之處,嫣然一笑,酒渦迷人。詞人首先營造了記憶中溫馨的氛圍。但和眼前的自然之物相對照,在漂泊中自己多麼希望回到故鄉和家人團聚,可是“望斷鄉關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後。一點點,歸楊柳”,黃昏之後的“寒鴉”尚可歸巢楊柳,令人羨慕不已。詞中抒發的背井離鄉的愁苦情懷,是戰亂時代這一特定歷史環境中的產物,而非一般詞人平時的呻吟。“萬疊城頭哀怨角”,城頭上反覆吹奏的號角聲充滿哀怨,這“哀怨”是一種主觀感情的外射,和對國破家亡的傷慟。

  “相看只有山如舊”流露出江山易主的悲痛心情。“嘆浮雲”比喻世事的變幻無常。漂泊孤悽之感是和亡國之痛融合在一起的,使之更加深沉,也更加悲苦。這是一個秋風肅殺,百花凋殘的季節,這是一處景物蒼茫的黃昏時刻。

  “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明天將帶上枯乾的荷葉包著的冷飯,越過前面那座小山,設法謀生,以便餬口。“趁未發、且嘗村酒”從困境中顯現出達觀的態度。村酒飲罷,囊中依舊羞澀。“醉探枵囊毛錐在,問鄰翁、要寫《牛經》否。翁不應,但搖手。”微醉中探手枵囊,幸喜那唯一的謀生工具毛錐還在。他詢問鄰近的老翁:“需要抄寫《牛經》麼?”老翁只是搖手。詞人東奔西走的目的和結果,在這幾句話中描寫的惟妙惟肖。

  這是一首描寫流浪生活的悲歌。在戰亂的年代,詞人過著流浪的生活。即使物質上再困窘,也不能使他屈服仕元。同時在詞人透過老翁對《牛經》的冷淡態度的描寫,透露出當時農村中凋零殘敗的景象,和農民生產情緒不高的事實。

參考資料:
1、林力 肖劍主編.《宋詞鑑賞大典 (上、中、下卷)》:長征出版社,1999.11:第1956頁
展開↧
詩文作者
蔣捷
蔣捷

蔣捷(約1245-1305後),字勝欲,號竹山,南宋詞人,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鹹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

長於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9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