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飲酒過量肺疾復作

朝蒙麴尘居,夜傍糟床卧。

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

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

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

使君信宽仁,高会慰寒饿。

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

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

雕盘贮霜实,银盎荐秋糯。

共言文字欢,岂待红裙佐。

惟知醍醐滑,不悟颇罗大。

夜归肺增涨,晨起脾失磨。

情怀忽牢落,药饵费调和。

衰年足奇穷,一醉仍坎坷。

清尊自不恶,多病欲何奈。

闻公话少年,举白不论个。

歌吟杂嘲谑,笑语争掀簸。

平明起相视,锐气曾末挫。

达人遗形骸,驽马怀豆莝。

不知逃世网,但解忧岁课。

不见独醒人,终费招魂些。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謝人惠千葉牡丹
下一篇詩文: 遊太山四首其三靈巖寺
詩文作者
蘇轍
蘇轍

蘇轍(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此後隨張方平、文彥博等人歷職地方。宋哲宗即位後,獲召入朝,歷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因上書勸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職知汝州。此後連貶數處。蔡京掌權時,再降朝請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築室於許州。

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諡“文定”。

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2118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