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太湖詩·縹緲峰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回鼠令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石宫

隆石。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暴光隔云闪,仿佛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扌窟下,细碎衡与嵩。神物谅不测,绝景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太湖詩·遊毛公壇
下一篇詩文: 太湖詩·包山祠
詩文作者
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約838—約883),晚唐文學家。字襲美,一字逸少,漢族,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曾居住在鹿門山,道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鹹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後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後不知所終。

皮日休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被魯迅讚譽為唐末“一塌糊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對於社會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43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