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野池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歸山莊
下一篇詩文: 酬柏侍御答酒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野外的池塘水滿的已經連到河堤,菱花已經結了果實,蒲葉茂盛。
河口雨過天晴,風也停止了,蜻蜓上下翩飛,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

註釋
堤:用土石等材料修築的擋水的高岸。
菱花:菱的花。
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裡,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夏天開黃色花(亦稱“香蒲”)
川口:河口。
展開↧
簡析 補充糾錯
  詩歌以“野池”為描寫物件,第一、二句描繪了池水滿溢 ,植物結果、繁茂的景象。詩句“蜻蜓上下魚東西”表現作者對自由、閒適生活的嚮往之情。
展開↧
詩文作者
王建
王建

王建(768-835),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約64歲為光州刺史。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詩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揭露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體裁多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謠》、《羽林行》、《射虎行》、《古從軍》、《渡遼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宮詞”知名。他的“宮詞”百首,突破前人抒寫宮怨的窠臼,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描寫唐代宮中風物和宮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宮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體中,有些征戍遷謫、行旅離別、幽居宦況之作,情思感人,但雜有消極頹廢思想。他的絕句則清新婉約。還寫過《宮中三臺》、《江南三臺》等小令,為中唐文人詞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詩集》、《王建詩》、《王司馬集》等本及《宮詞》1卷。

40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