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南歌子·又是烏西匿

又是乌西匿,初看雁北翔。

好与报檀郎: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好事近·愁展翠羅衾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太陽落山,又是一天過去。今年第一次看到大雁北飛。
多麼希望把這個訊息告訴情郎。春天來了,夜晚開始漸漸變短。還是不要思念的好。

註釋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隋唐以來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義,大體屬於小曲。
烏西匿(nì):指太陽落山。烏這裡是太陽的代稱。
雁北翔:大雁北飛,暗指春天到來。
好與:叮囑之辭。
宵漸短:仲春時節日夜均分,過此之後日漸長而夜漸短,故有此說。
思量:想念。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215-222.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此詞作於1906年冬季,當時王國維在異地教書。他離家日久,思念家人,內心覺得家人也正在思念自己,於是王國維便模仿妻子的口吻寫下此詞。

參考資料:
1、陳永正.人間詞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25)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的二十三個字,卻十分細膩地刻畫出一個思婦內心複雜的情感。

  首先,在“烏西匿”和“雁北翔”的自然景色之中,隱藏有一種對光陰流逝的憂愁恐懼。“烏西匿”是太陽落山,它點出白天已經過去,夜晚已經到來;“雁北翔”是大雁北飛,大雁北飛說明冬季已經過去,春天將會到來。

  其次,這首詞以春天的到來為背景。可是現在雖然是春光明媚、春宵帳暖,但這個女子的愛人卻不在她身旁,則其孤獨寂寞可想而知。這又是思婦心中悲傷痛苦的另一個原因。

  第三,古人認為大雁可以給遠方的人傳書,因此這“雁北翔”的興發感動之中也包含有傳書的聯想,所以才引出了下面一句“好與報檀郎”。思婦看到大自然中“烏西匿”和“雁北翔”的景象而引起了內心的興發感動,因而要大雁給她的心上人帶去兩句話:“春來宵漸短,莫思量。”

  自己因相思而痛苦時想到對方也在為相思而痛苦,自己正在遭受想思的煎熬卻希望對方不要受到這種痛苦的煎熬,這是一種忘我的關懷與體貼。結尾這短短八個字,寫得深厚纏綿,把思婦心中那些不盡的情意和感情都包含在這裡邊了。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215-222.
展開↧
詩文作者
王國維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闢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11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