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滄州)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候,世稱高常侍。於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諡號忠。
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