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大庭庫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

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

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

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

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遊謝氏山亭
下一篇詩文: 尋山僧不遇作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迎著朝陽,登上曲阜城高聳的大庭庫,四下了望,周圍災變的氣氛濃厚。
火起的地方已經分辨不出那是陳國那是鄭國,煙濃得把鄒國和魯國都混淆不清。
我來這裡尋找梓慎,那位魯國最傑出的預言家,請教請教如何靜默,得與蒼天一體,以預測未來的命運。
但是,只看到北風吹著古老的松樹,松針發出的聲音好象彈奏著五絃琴。
皇帝夢終於破滅,山川充滿的是後人的嘆息聲聲。
展開↧
簡析 補充糾錯
  從此詩所表達的情緒與景物看,此詩應該作於安史之亂以後,貶低遍地烽火一片狼籍,不象是此前所作,沒有那樣的景遇。但是,安史之亂以後,李白已經到了江南,在江西九江一帶。李白的子女卻阻隔在曲阜那一帶,因為當時李白的田地在那裡。

  所以,很難斷定此詩的創作時間,難道又是李白夢遊?帝圖終冥沒:難道指安祿山的失敗?那李白嘆息的是唐玄宗引起的巨亂?沒有早聽他的預言?
展開↧
詩文作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1051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