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因賦詩言事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初發江陵有懷
下一篇詩文: 自始興溪夜上赴嶺
詩文作者
張九齡
張九齡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諡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七歲知屬文,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舉止優雅,風度不凡。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

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譽為“嶺南第一人”。

227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