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楚天遙過清江引·花開人正歡

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江南意
下一篇詩文: 春江花月夜詞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春天百花盛開人們不盡歡喜,花落時春天沉睡如酒醉。春天沉醉明年還會再醒來,而人老去再也回不來了,就像一江春水向東流去,就像萬點楊花紛紛墜落。誰說那是楊花呢?那是離人晶瑩的眼淚啊。
回頭看那萬里長風捲起好潮貌似有情,但渺茫的天空無邊無際。憂愁與海潮一起湧上來,而海潮退去憂愁卻難以消退,還怎麼受得了傍晚的風吹得又大又急!

註釋
雙調:宮調名,是元曲常用宮調之一。
楚天遙過清江引:雙調帶過曲,由《楚天遙》與《清江引》兩個曲牌組成。
難會:難以碰到。
“誰道是楊花”二句:化用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詞句。
有情風萬里:語出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詞句。
“更那堪”句:化用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詞句。

參考資料:

1、洪柏昭 謝伯陽.元明清散曲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91

2、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778-779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薛昂夫是元代作家薩都剌的同時人,當生活於十四世紀前葉的元代中期。這時散曲已漸漸與音樂疏遠,成了文人感懷、酬酢的案頭抒情作品。此曲就是作者為抒發離愁別恨、感傷人生易老而作的一支帶過曲。因為作者於前代詩人中最尊崇蘇軾,常以蘇軾自擬,所以此曲多翻用蘇軾詞句。

參考資料:
1、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778-779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是一首帶過曲。作者化用蘇軾詞意,抒發了離愁別恨,又流露了青春易逝,人生易老的傷感。曲子前部分《楚天遙》詠楊花,主要化用的是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後部分《清江引》詠海潮,主要化用的是蘇軾的《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開首四句既寫大自然春景,又寓人生哲理。人們對於美好與幸福(花開)總是歡欣鼓舞的,而對於衰頹和沒落(花落)則感到惆悵、迷惘。“花落春如醉”句用移情法將人的“醉”移到“春”上,“春醉”實為“人醉”,入醉便失去意志上的自控。但此時作者盪開一筆,言“春醉有醒時”,意為季節更替,春天還會再來。但這並未給人們心靈上帶來生機:人一經衰老,青壯便不復返。如此,為全曲定下了傷感的基調。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詞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薛曲在此化用時卻著意於“問君能有幾多愁?”“萬點楊花墜”下三句化用了蘇軾《水龍吟》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離人淚”句意。這樣把《楚天遙》連起來體味,就彷彿看到主人公的悲愁像春水一樣滔滔不絕。

  《清江引》基本化用了蘇軾《八聲甘州》詞中“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的句意,毫無鑲嵌拼湊之痕跡,而意境有所開拓。結句“更那堪晚來風又急”,字面與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中“怎敵他晚來風急”句同一機軸,卻是意象發展至此水到渠成之句,而境界也比李詞更為開闊。抒情主人公送走離人,把“情”託付給風寄向遠方無際的天涯,可見愁無盡頭。和蘇軾相比,同樣是“愁”,但無蘇軾曠達。薛昂夫其將“用世”之心蘊於曲中的字裡行間,將絕望盤結在心中,用痛苦的呻吟來得到某種宣洩,從而使這首帶過曲也以不同於他其他豪放之作的風格加入到了元后期散曲傷感文學之波中。

參考資料:

1、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778-779

2、李漢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99-100

展開↧
詩文作者
薛昂夫
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鶻(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為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為馬,又字九皋,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據趙孟頫《薛昂夫詩集序》(《松雪齋文集》),他曾執弟子禮於劉辰翁(1234~1297)門下,約可推知他生年約在元初至元年間。歷官江西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薛昂夫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詩作存於《皇元風雅後集》、《元詩選》等集中。

1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