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題李儼黃菊賦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滿江紅·東武會流杯亭
下一篇詩文: 妾薄命·為曾南豐作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昨日得到了愛卿作的黃菊賦,看到這用細細剪裁的金黃色菊花,斟酌而成的詞句。
感覺我的袖中依然殘留著菊花的香氣,就算是清冷的西風也吹不散。

註釋
李儼,因被賜耶律姓,也稱耶律儼,析津(今北京市西南)人,好學有詩名,為人勤敏,官至參知政事,深受道宗寵遇。
碎剪:細翦。
金英:指菊花。
冷落:指冷清。

參考資料:

1、錢仲連 等.元明清詩鑑賞辭典(遼金元明):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4-5

2、於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莉民.遼詩釋略: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2010

4、張學淳.遼金元明清絕句品讀: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3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這首詩是遼道宗耶律洪基寫給李儼的一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據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李儼一日作得《菊花賦》呈道宗,受嘉勉,次日,道宗賜批答了《題李儼黃菊賦》這首絕句。

參考資料:
1、錢仲連 等.元明清詩鑑賞辭典(遼金元明):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4-5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首詩是遼道宗耶律洪基為了回丞相李儼《菊花賦》而作。此詩透過巧妙的聯想,寫出秋菊獨傲風寒的異質,並以此抒發詩人的敬慕之情,極富韻致。

  首句破題,點出《黃菊賦》;次句即緣《黃菊賦》意脈拓展,對《黃菊賦》進行品評。

  “金英”即黃菊,南朝梁王筠《摘園菊贈謝僕射舉詩》“菊花偏可喜,碧葉媚金英”,唐陳叔達《詠菊》霜間開紫蒂,露下發貪英”,其中的“金英”皆指黃菊花而言。“碎剪”,猶言“細細地剪裁”。剪裁金英,斟酌詞句,而組成一篇《黃菊賦》,由此可見李儼寫作態度的認真和此賦辭藻的華美。不過,這還只是對《黃菊賦》表面辭藻形式的品評,

  三、四兩句便進入神髓的品評:詩作者從讀過此賦之後的感覺入筆,突出表現了黃菊亦即《黃菊賦》品格中固有的清香與貞傲。這首詩的脈絡是這樣:其第一句無疑是寫《黃菊賦》,第二句用“金英”由《黃菊賦》切入到菊,到了三、四兩,更深一層著筆,從形到神,專寫留在袖中的“餘香”,而且是“冷落西風吹不去”的“餘香”,這是寫菊,也是寫賦,是借賦寫菊,更是為寫賦而寫菊,兩者兼寫,相得益彰。

  這首詩的一、二兩句,是用“賦”的筆法,即直陳其辭,未見其長,能見其韻味者全在三、四兩句,第四句尤為神來之筆。詩家作詩,要求留好字以助警策,留好韻以助精神。這首詩的好字好韻皆在結句,因而警策,精神亦在結句,短短七個字,毫不見刀斧浪,卻把全詩的精神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從詩的結構看,結句的“冷落西風”不僅用節候特徵呼應和回扣首句點出的黃菊——這正是菊花開放的季節,如《禮記》所云:“季秋之月,菊有黃華”,更重要的是為黃菊渲染了環境氣氛,並藉以深刻地表現了黃菊的品格:“涉變節而不傷,凌九秋以愈馥。”這是作者對黃菊的讚頌,也包含著對李儼的勉勵,同時,從中也表現了作者的志趣取向和審美理想。這種志趣、理想的萌動,自然應是受了李儼《黃菊賦》的啟迪(李儼作《黃菊賦》“獻其主”,也可能有此諷諫目的)。

參考資料:

1、錢仲連 等.元明清詩鑑賞辭典(遼金元明):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4-5

2、於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張學淳.遼金元明清絕句品讀: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3

展開↧
詩文作者
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字涅邻,小字查刺,辽兴宗耶律宗真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挞里,辽朝第八位皇帝。

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继帝位,改元清宁。继位后奉兴宗弟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加号天下兵马大元帅。清宁九年(1063年),派耶律仁先、耶律乙辛等平重元之乱。咸雍二年(1066),改国号为大辽(983年时辽改称契丹)。此后耶律乙辛擅权,直至大康七年(1081年)废黜耶律乙辛及其党羽。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耶律洪基因病崩逝,终年七十岁。谥号仁圣大孝文皇帝,庙号道宗。六月,与宣懿皇后萧观音合葬庆陵。

耶律洪基在位四十六年,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但他好汉文化,多作诗赋,有《清宁集》今佚。

2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