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辛酉立春

中原扰扰尚胡尘,坚坐江南懒问津。

漫读旧诗如昨梦,却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经时病,原宪长甘一味贫。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胜已迎春。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賀新郎·國脈微如縷
下一篇詩文: 江上望青山憶舊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中原戰亂不堪,已淪為異族統治區。我卻穩坐江南,懶得去過問這些國家大事。
整日隨意地讀著舊日自已渴望恢復中原的詩句,卻懷疑這些過去的事好像是在上輩子發生的。
我像子桑一樣明白生活清苦本就是命運使然,像原憲一樣甘於貧窮。
雖然要忍受刺骨的寒冷但也不要沮喪,春耕即將開始,那美好的春花已經綻放,在迎接春天的到來。

註釋
辛酉: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
子桑:《莊子》中出現的人物,皆富有個性,生活清苦。
原憲:孔子弟子,出身貧寒,個性狷介,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
病:此處意為沮喪。
土牛:古有立春造土牛以勸農耕的習俗,自宮廷至官府均要鞭打土牛,稱為“鞭春”或“打春”。花勝:剪綵做成的婦女花形首飾。

參考資料:

1、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宋遼金詩鑑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71-272

2、杜志建主編.2020年全國各省市高考衝刺優秀模擬試卷彙編·語文.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9:答案11頁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宋朝南渡後詩人官至中書舍人,上書言恢復大計,秉公執法,觸犯秦檜等主和派,中間一度引疾乞祠。又呂本中草丞相趙鼎之制詞,有“尊王賤霸”之語,秦檜大怒,遂風御史劾罷之。此詩為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立春時作。當時詩人正值晚年,仕途因遭小人排擠而報國無計,作詩以表憂國憂民以及受排擠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憂憤之情。

參考資料:

1、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宋遼金詩鑑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71-272

2、徐娥.呂本中詩論及詩歌研究[D].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7:42-43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這首詩的首聯言國事緊張,而自己只能穩坐江南,表現其報國無門的憂憤。頷聯寫詩人的生活現狀,以感慨前塵影事恍如隔世,抒發一種垂暮之情。頸聯借典故抒情,以子桑和原憲兩位古代寒士自喻。尾聯勸人忍過寒天,春天即將到來,表達出對未來的信心。全詩緊扣題面,層層相生,一氣貫注,頗見功力。

  首聯即將強烈的情感爆發出來,上句說中原地區戰亂不堪,淪為異族統治區,言國事之緊張。“尚”字道出了他深沉的憂國之心,凝聚了期望與失望交織的複雜感情。次句一轉,說自己穩坐江南,對中原的淪陷坐視不管,懶於問津,詩人在前後的反差中表達出強烈的愛憎。《論語·微子》載孔子使子路向人打聽渡口所在(即問津),受到隱者的譏諷:天下滔滔,不如從避世之士,忘情世事。次句的懶問世事與首句的憂國憂民之間有一個極大的落差。既然心憂國事,自當宵衣旰食,勤於政務,而詩人卻頹然自放,大有撒手而去之意。透過這一轉折正是要深—層地表現其報國無門的憂憤。他之疏懶實是出於無奈的舉動,是投降派排擠的結果,但是這一切都掩蓋在超然放達的外表下,需經咀嚼才能品味。

  頷聯寫詩人的生活現狀,以感慨前塵影事恍如隔世,抒發了一種垂暮之情,極言自己被排擠時日之久。此處也不是泛泛的遲暮之慨,是有深意存焉。詩人以詩文名家,在兩宋之交卓然自立,但也因此而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坎坷曲折。他在紹聖年間因元祐黨事被免官,南渡後又屢因文章得罪。往事如夢似煙,看似超脫,實則是難以忘卻的。

  頸聯借典故抒情,以兩位古代寒士自喻。子桑在霖雨十日後若歌若哭,明白了讓他貧困的是命運,自己也如原憲一般甘於貧窮,表達了安貧樂道、自甘淡泊之志。“自”字與“長”字更突出了他的風骨品節。

  尾聯在情緒上陡升波瀾,雖則天寒雪冷,但勸人一定要忍住這一時,因為春耕將近,春天即將到來,終將能頂過嚴寒,迎來春天,此聯既照應題目立春,又一語雙關,一掃前文頹氣,表達出作者對未來的信心。

參考資料:

1、杜志建主編.2020年全國各省市高考衝刺優秀模擬試卷彙編·語文.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9:答案11頁

2、徐娥.呂本中詩論及詩歌研究[D].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7:42-43

展開↧
詩文作者
呂本中
呂本中

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祖籍萊州,壽州(治今安徽鳳台)人。仁宗朝宰相呂夷簡玄孫,哲宗元祐年間宰相呂公著曾孫,滎陽先生呂希哲孫,南宋東萊郡侯呂好問子。宋代詩人、詞人、道學家。

3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