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泜水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泛舟城南二首·其二
下一篇詩文: 答秦太虛書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泜(zhī)水清澈且淺,水中沙石清晰可見。
水流蕩漾著輕波,連綿不斷地匯入遠處的河流。
眾山倒映水中呈翠黛之色,群山亂石兀立岸邊如牆壁之狀。
我來這裡盡情地游泳,放聲高歌緬懷往古。釋——浩歌:高歌。
狹窄的井陘道上,士兵無法排成行伍。釋——逼側:一作“逼仄”,狹窄。井陘:今河北省西部井陘縣,縣北有井陘山,山上有關名陘關(又名土門關)。又縣西有故關,乃井陘西出之口,是太行山區進入華北平原的孔道。此下八句,詠漢初張耳、韓信於井陘口破趙的故事。
(韓信)在背水設下奇計,攻佔趙地,樹立起漢的赤幟旗。
韓信懸賞活捉李左車,(相較之下)張耳心胸就有些鄙陋。釋——陋肺腑:謂心胸鄙陋。
(張耳)為何不赦免陳餘,與之一起共事劉邦?
展開↧
鑑賞 補充糾錯
鄭板橋寫了不少詠史詩,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出鄭板橋對於歷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此詩從泜水入筆,敘述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陳餘泜水上這一段歷史故事。前六句寫景,中間兩句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的議論。後面八句表達作者的看法,惋惜兩個生死之交的朋友最後反目成仇。詩歌語言流暢,質樸自然。
展開↧
詩文作者
鄭燮
鄭燮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51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