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万历之八载,茂之林叟生闽海。
三十名高走京洛,六十国亡遭冻馁。
钟山踯躅几春秋?那有酒钱悬杖头。
屈指今年八十五,春风重醉扬州醑。
读我诗篇忽失声,老泪纵横不成雨。
为言昔曾买藜藿,手持一钱人错愕。
方嗟旧物不逢时,又遇孙儿索买梨。
市上孩童都不顾,老夫心苦傍人嗤。
一片青铜何地置,廿载殷勤系左臂。
陆离仿佛五铢光,笔划分明万历字。
座客传看尽黯然,还将一缕为君穿。
且共开颜倾浊酿,不须滴泪忆当年。
清(公元1626年至1689年)字次舟,(一作舟次)號悔齋,安徽休寧人,寄籍江蘇江都。生於明熹宗天啟六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八年,年六十四歲。(清史列傳作年六十七歲,卒年同。此從三續疑年錄據曝書亭集、改堂文鈔)性伉直,意氣偉然。力學不倦,日索奇文秘籍讀之。歲貢生,署贛榆訓導。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薦應“博學鴻儒”,試列一等。授翰林院檢討,纂修明史。著有《崇禎長編》、《悔庵集》、《使琉球雜錄》、《冊封疏鈔》、《中州沿革志》、《補天石傳奇》、《觀海集》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