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尽一楼奇,景物焕天眼。
晴湖镜奁开,云岫屏风展。
雁骛时点缀,龟鱼共游衍。
霜堤秃后株,黄绿作深浅。
塔影卧寒漪,孤艇月中显。
灵辉醉鬼梦,酒碗恣偃蹇。
初夕偪霾曀,雷电下扫卷。
文豹号万仞,金蛇绕百转。
破山烧大浸,势与坤轴撼。
飙海旋一螺,震撼保余喘。
乖阳乘驳阴,天人气相演。
疆鄙果兆乱,过师塞船辇。
跳梁剩压卵,千里念蹂践。
竖儒稽灾祥,宁以智自免。
鸡鸣起欠伸,悲笳在城阪。
划尽一楼奇,景物焕天眼。
晴湖镜奁开,云岫屏风展。
雁骛时点缀,龟鱼共游衍。
霜堤秃后株,黄绿作深浅。
塔影卧寒漪,孤艇月中显。
灵辉醉鬼梦,酒碗恣偃蹇。
初夕偪霾曀,雷电下扫卷。
文豹号万仞,金蛇绕百转。
破山烧大浸,势与坤轴撼。
飙海旋一螺,震撼保余喘。
乖阳乘驳阴,天人气相演。
疆鄙果兆乱,过师塞船辇。
跳梁剩压卵,千里念蹂践。
竖儒稽灾祥,宁以智自免。
鸡鸣起欠伸,悲笳在城阪。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
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之譽。他於1892年壬午鄉試中舉,歷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變後,與父親陳寶箴一起被革職。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後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
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死後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