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閨怨詩 思念詩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補充糾錯
下一篇詩文: 短歌行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深閉房門隔窗只聽雨打梨花的聲音,就這樣辜負了青春年華,虛度了青春年華。縱然有歡暢愉悅的心情又能跟誰共享?花下也黯然神傷,月下也黯然神傷。
相思生愁整日都皺著眉,臉上留下千點淚痕,萬點淚痕。從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著天色雲霞,走路時想念你啊,坐著時也是想念你!

註釋
一剪梅:詞牌名,又名“臘梅香”“玉簟秋”等。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六句、三平韻。
賞心樂事:歡暢的心情,快樂的事情。論:說。
銷魂:黯然神傷。
顰(pín),皺眉。
啼痕:淚痕。

參考資料:

1、趙秀亭 馮統一 選注.中國古典詩歌基礎文庫·元明清詞卷.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3:76

2、孫文光 彭國忠.明清詞舉要.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24-25

展開↧
創作背景 補充糾錯
唐寅因科場案受牽連入獄被貶後,其生命軌跡已經遠離傳統士大夫階層。生平多出入聲色場合,因此在他有很多以女性為題材的作品,此詞即為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1、沙爽.桃花庵主:唐寅傳.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58
展開↧
賞析 補充糾錯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是明代詞人、一代文豪唐寅,即唐伯虎以女子口吻所作的一首閨怨詞。這首詞的佳處不只在於詞句之清圓流轉,其於自然明暢的吟誦中所表現的空間阻隔灼痛著痴戀女子的幽婉心態更是動人。唐寅輕捷地抒述了一種被時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補、迴環往復,將一個淚痕難拭的痴心女形象靈動地顯現於筆端。

  上片首句,即以重重門關橫亙在畫面上,它阻斷了內外的聯絡,隔絕了春天,從而表明思婦對紅塵的自覺放棄,對所思之人的忠貞摯愛。以下五句,似乎是思婦的內心獨白,但更像“畫外音”,是對“深閉門”情節的議論。“深閉門”是思婦的特定行為:她藏於深閨,將一切都關在門外,正見其相思悽楚之難堪。這空間的阻隔,既無情地拉開著戀者的距離,而空間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來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經有過的“賞心樂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華也就無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傷徘徊之間被殘酷地空耗去。時間在空間中流逝,空間的凝滯、間距的未能縮卻花開花落,人生便在等待中漸漸消逝。

  下片正面描寫為情感而自我封閉狀態中思婦的形象,透過皺眉灑淚、看天看雲、行行坐坐幾個連續動作,表達其坐臥不安的無邊相思。

  活過之物終將凋零,只可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中,“愁聚眉峰盡日顰”。上片的“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是無處不令人回思往時的溫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則寫盡朝暮之間無時不在翹首企盼所戀者的歸來,重續歡情。作者輕捷地抒述了一種被時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補、迴環往復,將一個淚痕難拭的痴心女形象靈動地顯現於筆端,誠無愧其“才子”之譽稱。

  歷代詩人、詞人筆下“閨怨”之作多不勝數,愈是習見的題材愈難出新意,從而所貴也尤在能別具心裁。

參考資料:

1、錢仲聯 等.元明清詞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255-256

2、趙秀亭 馮統一 選注.中國古典詩歌基礎文庫·元明清詞卷.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3:76

展開↧
詩文作者
唐寅
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涼陵江將軍唐輝,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書畫題名中也常用“晉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儉跟隨李淵起兵,被封為“莒國公”,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稱“魯國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車駕主事,死於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後代子孫多散部在蘇州吳縣白下、橋裡間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這一帶,其父唐廣德經營一家小酒館。其父讓他讀書求取功名,唐寅不負父望,十六歲中蘇州府試第一入癢讀書。28歲時中南直隸鄉試第一,次年入京應戰會試。突發變故讓唐寅喪失進取心,從此遊蕩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

繪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佈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41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