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答梅聖俞大雨見寄

夕云若颓山,夜雨如洪渠。

俄然见青天,焰焰升蟾蜍。

◇忽阴气生,四面如吹嘘。

狂雷走昏黑,惊电照夔魖。

搜寻起龙蛰,下击墓与墟。

雷声每轩轰,雨势随疾徐。

初若浩莫止,俄收◇无余。

但挂千丈虹,紫翠横空虚。

顷刻百变态,晦明谁卷舒。

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

扰扰泥淖中,无异鸭与猪。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

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瀦。

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虾◇鸣◇下,老妇但郗歔。

九门绝来薪,朝爨欲毁车。

压溺委性命,焉能顾图书。

乃知生尧时,未免忧为鱼。

梅子犹念我,寄声忧我居。

慰我以新篇,琅琅比琼琚。

官闲行能薄,补益愧空◇。

岁月行晚矣,江湖盍归欤。

吾居传邮尔,此计岂踌躇。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1255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