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饮瓢水,陋巷卧曲肱。
盗跖厌人肝,九州恣横行。
回仁而短命,跖寿死免兵。
愚夫仰天呼,祸福岂足凭。
跖身一腐鼠,死朽化无形。
万世尚遭戮,笔诛甚刀刑。
思其生所得,豺犬饱臭腥。
颜子圣人徒,生知自诚明。
惟其生之乐,岂减跖所荣。
死也至今在,光辉如日星。
譬如埋金玉,不耗精与英。
生死得失间,较量谁重轻。
善恶理如此,毋尤天不平。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