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
二者人所欲,不问愚与贤。
柰何古今人,遂此乐尤难。
饮酒或时有,得闲何鲜焉。
浮屠老子流,营营盈市廛。
二物尚如比,仕宦不待言。
官高责愈重,禄厚足忧患。
暂息不可得,况欲闲长年。
少壮务贪得,锐意力争前。
老来难勉强,思此但长叹。
决计不宜晚,归耕颍尾田。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