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寄致仁歐陽少師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

此道推先觉,诸儒出后尘。

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

大略才超古,昌言勇绝人。

抗怀轻绂冕,沥恳谢陶钧。

耕稼归莘野,畋渔返渭滨。

五年清兴属,一日壮图伸。

北阙恩知旧,东宫命数新。

鸾凤开羽翼,骥騄放精神。

旷达林中趣,高闲物外身。

挥金延故老,置驿候嘉宾。

主当西湖月,勾留颍水春。

露寒消鹤怨,沙静见鸥驯。

酒熟夸浮蚁,书成感护麟。

激昂疏受晚,冲淡赤松亲。

龙卧倾时望,鸿冥耸士伦。

少休均逸豫,独往异沉沦。

策画咨询急,仪刑瞩想频。

应须协龟筮,更起为生民。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喜晴
下一篇詩文: 寄晉州孫學士
詩文作者
曾鞏
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佔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1072)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元豐六年(1083),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諡為“文定”。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448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