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初夏三司直宿

薰序更朱签,宵弦落翠蓂。

人同散骑直,天与大夫醒。

鞅掌曹留事,羁孤坐刻铭。

整冠谁辨谤,隐几独忘形。

夜色先归树,凉飚欲破棂。

锁扉来叠鼓,卷幔入疏星。

綷羽依枝倦,飞花坠席馨。

忧沈双蝶梦,病学一熊经。

道有支离粟,心无屈曲屏。

汰沙如未及,拟杀著书青。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宋庠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後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後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諡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範之碑”。宋庠與弟宋祁並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穠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786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