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次韻和吳侍郎佳雪應祈豐年有望

使节驰群望,神休答帝祈。

同云先北合,馀霰遂西飞。

近野银开界,遥山玉吐辉。

梅飘知腊破,絮舞误春归。

谢市人惊麵,曹风客比衣。

稍添波面白,併作土膏肥。

苑阔沈苍雾,川明失素矶。

猎场漫兽迹,农畝罢民欷。

兴觉龙沙接,寒将裸壤违。

光迷梁日晓,润息瓮畦机。

仙氅谁连袂,幽兰更抚徽。

恐应缘丽唱,欢意彻天扉。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宋庠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後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後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諡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範之碑”。宋庠與弟宋祁並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穠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786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