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餘氏心暉堂

客从银山来,遗我骊龙珠。

高文伟大册,至宝耀室隅。

一读心为眩,再读目为盱。

夫记者为谁,颍封人之徒。

人生天地间,母怀靡知愚。

至恩嗟莫报,大节尤可吁。

柏舟谅人只,蓼莪生子劬。

所以茅季伟,鸡半馔设腴。

所以王休证,鱼双甘旨需。

此理有俱有,此心无息无。

儿寒衣芦花,母在足欣娱。

儿罪履中野,终怜自噫呜。

高高心晖堂,申旦所依于。

俨然其若存,何可离须臾。

我吟方区区,我步方于于。

起看物所性,因悟理不诬。

怀哉反哺者,城头尾毕逋。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馬廷鸞
馬廷鸞
馬廷鸞(1222年—1289年),字翔仲,號碧悟。宋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市)眾埠鄉樓前村人。幼年喪父,貧不改志,刻苦讀書,淳祐七年(1247),馬廷鸞赴京參加乙未科省試,獲進士第一,殿試為第四,一舉成名。他一生勤政愛民,秉性正直,從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為權奸把握,不能盡展其才華。度宗朝奸臣賈似道、丁大全當國把持朝政,視為異見,受其壓制,迫於內憂外患,廷鸞飲恨引退。宋亡,馬廷鸞拒絕與元政權合作,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

166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