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送制帥林和叔歸

使君一何清,鹤骨天与瘦。

少年场屋声,六艺饱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苟。

立朝凛大节,论事几及霤。

发言必体国,平正无矫揉。

藜藿为不採,风采照宇宙。

出入有本末,眼见凡三就。

来不为苟合,荐召乃结绶。

去亦不好高,三宿徐出昼。

天宫岂不贵,陈义坚素守。

赣州尝报政,复来守鄞鄮。

不求赫赫名,实出龚黄右。

情伪千万端,到眼辄空透。

抚民过婴儿,闾里息争斗。

奸胥及强梗,时用霹雳手。

人诵南山判,情通理亦究。

六邑俱帖静,称赞不容口。

律身至严冷,无能掣吾肘。

吏事精且勤,呼烛侵夜漏。

公退入家塾,诸孙后来秀。

吏卒不识面,洛诵出窗牖。

几年南塘路,来往困僵仆。

一朝平似掌,行歌纷老幼。

公心信如水,古井波不皱。

荣观处超然,轩冕亦何有。

翩翩欲赋归,排云屡腾奏。

庙论终不许,斯民方借寇。

上心重闵劳,祠官向庐阜。

阖境极攀恋,人人怀杜母。

君看卧辙人,谁能使奔走。

挽须不得留,百拜愿公寿。

老我幸同朝,倾盖已如旧。

联事东西省,交情久益厚。

我归公亦来,门户托云覆。

黄堂间参语,惟我牲与舅。

扬旌鸣鼓吹,贲此蓬荜陋。

清谈不及私,翁归况不受。

义命孰不知,践履或差缪。

惟公见善明,力行真耐久。

有时相与言,心同兰其臭。

掺祛宁忍别,追送列觞豆。

公虽不好饮,勉为引醇酎。

公去我亦隐,菽水翻彩袖。

花溪渺何许,望望几双堠。

千里共月明,怀人重搔首。

惟应折梅花,临风为三嗅。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送趙子直貳卿帥三山
下一篇詩文: 送周君可宰會稽
詩文作者
樓鑰
樓鑰
樓鑰(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學家。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媿主人,明州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樓璩的三子,有兄長樓鐊、樓錫,與袁方、袁燮師事王默、李鴻漸、李若訥、鄭鍔等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歷官溫州教授,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賀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諡宣獻。袁燮寫有行狀。有子樓淳、樓濛(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歷官溫州教授、樂清知縣、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兼翰林侍講、資政殿學士、知太平州。 乾道間,以書狀官從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記敘途中所聞,成《北行日錄》。

1243 篇詩文